咨询010-64179047

001关于色彩的知识

时间:2015-03-18 来源: 作者: 浏览: 字号: 打印

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均与光有着密切的关系,各种物体的颜色由他们能折射太阳光的颜色而决定,没有光就没有颜色。

太阳光由红、橙、黄、绿、蓝、靛、紫七色混合组成的,这种复杂的混合色光,可以通过三棱镜的实验进行分解,但阳光通过三棱镜后,折射在白色屏上,就会看到红、橙、黄、绿、蓝、靛、紫顺序排成的色带,这种色带在光学上称为光谱。光谱中的单色光与单色光之间,有一个组件过度的过程,形成无数有细微区别的色阶。

颜色有冷暖之风,这并不是说颜色本身说具有冷和暖的物理特性,而是生理、心理上的感觉。鲜红、橙色、黄色能给人的视觉以强刺激,往往令人联想到太阳给人温暖、热烈的感觉;而蓝、靛、紫色给人的视觉刺激较弱,会使人联想到月光、雪等,给人以沉静、寒冷的感觉。故前者成为暖色,后者称为冷色。一盘菜肴或一桌酒宴,菜肴颜色以暖色为主,即为暖色调;以冷色为主即为冷色调。黑色、金、银、白、绿等为中性色,具有温和、清雅的感觉。

颜色不可以使人们产生某些奇特的感情。菜品的色彩和人的口味情绪、食欲之间,也有某种内在的联系,如:

红色热烈、钻研、兴奋,能刺激神经系统兴奋,促进肾上腺素分泌,增强血液的循环。

橙色热情、严肃、块垒,可以增强活力,诱发食欲,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,有利于恢复和维持健康。

黄色明朗、欢快、活跃,可以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,增强人的思维逻辑能力。

绿色美丽、自然、大方,有益于消化,促进身体平衡,并能起到镇静的作用。

青色秀丽、朴素、清人,能减轻神经对疼痛的感觉。

蓝色清秀、广阔、朴实,能调整体内平衡,消除紧张情绪,有助于减轻头疼和发热、失眠。

紫色珍贵、华丽、高贵,对运动神经、淋巴系统、口心脏系统有调节作用,可维持听诶的平衡,使人安静。

除此之外,菜品的颜色还能给人以味质的联想:

白色给人以淡雅、软嫩、清淡,本味突出之感

红色给人味道浓厚、香甜之感

黄色很淡黄色、金黄色,淡黄色给人脆嫩、生爽的感觉;金黄色给人香脆、酥松的感觉

绿色给人清淡、爽脆、新鲜之感,

黑色给人以焦苦感,但是近以黑色的栗色、枣红色都给人以味浓、干香的感觉。

烹调菜肴调配色彩,常常利用颜色的对比和调和,我们可以把色带(光谱)画成色轮,按顺序排列,两端红与紫闭合,色轮中大于150°的色并列在一起时,即成强烈的对比,如:红与绿、红紫与黄绿,强烈的对比能袭击人们的视觉神经,十分醒目。向邻近的两色(色轮中小于90°的色)放置在一起时,颜色彼此调和,给人以和谐的感觉,如红与橙、黄与绿。

在实际的烹调中,色彩的杜比和调和往往被综合运用,而不能一味地强调对比和调和,黑、白、金等中性色能使不调和的颜色达到调和统一。一个菜和一席菜不可能全是暖色调,也不可能全是冷色调,暖中冷、冷中杂暖,参差错落,才显得丰富多彩、悦人视觉。但是一席菜或一个菜中总有一个主色调,主色调确定之后,其他颜色都应衬托主色调而决不能“喧宾夺主”。

一、原料天然色彩

菜肴的颜色取决于原料的颜色的合理搭配,各种原料都有自己的固定颜色,丰富多彩,常见的原料颜色有:

1、红色

火腿、叉烧、油爆虾、山楂、番茄、香肠、红腐乳、樱桃、番茄酱、红枣、草莓、西瓜瓤、红米、虾脑、辣椒、红油等

2、 黄色

开洋、蟹黄、蛋黄、鱼肚、蹄筋、桔子、金针菇、咖喱、胡萝卜、菠萝等,黄豆芽、黄豆、芥末等

3、绿色

各种蔬菜、绿叶类,香菜、豆苗、黄瓜、生菜、芹菜、四季豆、丝瓜、蒜苗、葱、青豆、绿叶菜等。

4、白色

蛋白、鸡肉、鱼肉、孛荠、萝卜、虾仁、豆腐、银耳、茭白、豆芽、冬瓜。

5、黑色

黑木耳、香菇、海参、海带、发菜、紫菜、豆豉等。

6、紫色

紫菜头、紫色卷心菜、紫茄子等

二、天然色素

除了原料的本色外,色素也为菜肴的颜色增添了光彩。常用色素分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种,天然色素主要有:

1、 红曲(即红曲米)

 是指红曲霉菌接种于米上培养而成,提取了红曲色素,色泽鲜艳,紫外线照射不褪色、无毒,可用于熟肉制品、腐乳等

2、 姜黄

为中药姜黄地下茎所含色素。

3、 叶绿素

叶绿素存在于一切绿色植物中

4、 焦糖色(酱色)

是由看着或饴糖加热到190℃以上,使之焦化而成的一种综合色素,我国使用酱色有上千年历史,一般正常使用量是安全的,常用于烧肉、红烧鱼等。

5、 辣椒红输

是红辣椒中的类胡萝卜色素。

三、合成色素

人工合成色素,大都以媒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,加工制成的。种类繁多,成分复杂,多数对人体有显著的毒性,有的甚至有致癌作用,因此,使用人工色素必须十分谨慎,我们目前允许使用仅有苋菜红、胭脂红、柠檬黄、靛蓝、日落黄等几种。

1、 苋菜红

使用于糕点、糖果、红绿丝菜,最大使用控制在0.05/公斤

2、 胭脂红

毒性稍低,但对心、肝、肾有一定的影响,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0.12毫克/公斤

3、 柠檬黄

安全性较高,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7.5毫克/公斤

4、 靛蓝

动物实验发现,有生长抑制现象,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2.5毫克/公斤